HOME > World

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I 这张“金名片”为何熠熠生辉

2025-11-27 08:54:02

 

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I 这张“金名片”为何熠熠生辉

石榴云/今日新疆 2025-02-08 13:43:44

  既有烟火气息又有国际范儿的新疆国际大巴扎,被人们誉为认识新疆的“金名片”。这张“金名片”之所以熠熠生辉,不仅因为它的笑语欢声、繁华似锦,更因为它是经济交往的舞台、文化交流的窗口、情感交融的家园。它是新疆巴扎文化的集大成者,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动写照。

 

  ● 《今日新疆》特约评论员  沈雅屏/文

  “有钱的人去巴扎买东西,没钱的人去巴扎看热闹”——在新疆,你很难找出第二个像巴扎一样深度融入人民生活、长盛不衰、魅力无穷的所在。它把人流与物资汇聚起来,把历史与现代连接起来,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与民族风情,更成为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重要载体。

市民在喀什市牛羊大巴扎的杂货区选购商品。约提克尔·尼加提/摄

  既有烟火气息又有国际范儿的新疆国际大巴扎,被人们誉为认识新疆的“金名片”。这张“金名片”之所以熠熠生辉,不仅因为它的笑语欢声、繁华似锦,更因为它是经济交往的舞台、文化交流的窗口、情感交融的家园。它是新疆巴扎文化的集大成者,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动写照。

  各民族经济相依,是中华民族构建统一经济体的强大力量。

  自张骞凿空西域始,新疆就是连通东西方的重要枢纽,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绵延不绝。“八栅尔街长十里,每当会期,货若云屯,人如蜂聚,奇珍异宝,往往有之,牲畜果品,尤不可枚举。”这是清代典籍《西域闻见录》中记载的新疆巴扎盛况。作为物资交换场所的巴扎在新疆历史悠久,它们像遍布于绿洲之上的点点繁星,成为人们日常经济生活的一种方式。从柴米油盐的售卖到牛羊的交易,巴扎维系着各族人民的生活与生计,也见证了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历史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也促进了巴扎的繁荣。“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来自中原的商队及丝绸、茶叶等多种日用商品,改善和丰富了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新疆巴扎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物理空间,见证了各民族互通有无、互利共赢的经济交往与联系,为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新疆国际大巴扎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潮声中应运而生,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建设而成长兴盛。这里3000余家各具特色的商铺中有不少经营者来自祖国各地,他们在这里谋生创业,各族人民共享改革红利和“一带一路”建设机遇。这种经济上的依存与互动不仅促进了新疆发展,更增强了中华民族构建统一经济体的强大力量。历史充分证明,各地区各民族只有不断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加强经济交流合作,才能更好实现自身发展,更好推动国家繁荣。

  各民族文化相通,是中华民族铸就多元一体文明格局的文化基因。

  从古至今,新疆巴扎就不仅是物资交易的场所,不同民族、地区的人们在此进行商品交易的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从浓郁的茯茶到飘香的干果、从绚丽的丝绸到古朴的土陶,从热闹欢快的麦西热甫到惊险刺激的刁羊、达瓦孜,巴扎上的特色商品和文艺体育活动,是各民族传统风俗、审美习惯、价值观念、情感智慧的结晶,它们在巴扎上相逢、碰撞,交流、汇聚,并逐渐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汇聚形成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吸引力的中华文化,为促进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奠定了基础。

  在新疆国际大巴扎,天南地北的游客最为期待的是每天两场的步行街开街仪式。在这场喜庆的嘉年华上,伴随着铿锵雄壮的中华鼓声,身穿各民族传统服饰的演员们绚丽登场,哈萨克族的黑走马、塔吉克族的鹰舞、回族的花儿、蒙古族的萨吾尔登……让游客目不暇接,充分体会到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除此之外,在景区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集市里还有歌舞演艺、剪纸刺绣等非遗展示,这些参与性、互动性强的文化活动,共同演绎了中华文化的多姿多彩、灿烂辉煌,也搭建了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兼收并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舞台。新疆国际大巴扎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成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一个精神空间。

  各民族情感相亲,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坚强纽带。

  对于天山南北的各族群众来说,巴扎是购物的集市,也是生活的方式。缺衣少食了要去巴扎,想凑热闹见世面要去巴扎,想找人说说话逗逗趣也要去巴扎……有人说,巴扎之于新疆,就像胡同之于北京,弄堂之于上海,茶馆之于成都,有最朴素的人情味、最浓郁的烟火气。在这里,不分民族、不论陌生还是相熟,人与人之间更容易依靠彼此的信任成交商品,借由彼此的善意建立起情感连接。巴扎里的欢乐祥和充分说明了和谐共处、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始终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扭起大秧歌、跳起欢快的麦西热甫……1月10日,在新疆国际大巴扎,各族群众以一场热闹的“欢欣鼓舞”社火活动,共迎中国年。在有着浓郁民族风情的乌鲁木齐,新疆国际大巴扎自开门揖客的第一天始,就是一个各族群众共同经营、各族游客纷至沓来的标志性景观。在这里,商户与商户之间、商户与游客之间,早已形成了互帮互助、和谐和睦的良好氛围,发生在这里的民族团结故事更是不胜枚举。历史早已证明,这种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是形成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坚强纽带,值得各族人民倍加呵护、倍加珍惜。

  新疆国际大巴扎是各族人民美好生活的见证,更展现出一个可亲、可信、可爱的中国新疆。这张“金名片”深刻诠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共同体。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各族人民的核心利益所在,也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力量源泉。  

  (作者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Copyright and Disclaimer
【Disclaimer】 All works without attribution are reproduced, compiled or extracted from other media. The purpose of reprinted, compiled or extracted is to convey more information, and does not mean that the website agrees with its views and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 content of the work,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need to contact this network, please carry out within 30 days!